第十一章 统一进程(2 / 2)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并不希望埃及能够站出来参加战争,也从来没有要求埃及挺身而出,但是在战争爆发前,阎尚隆访问开罗的时候就向埃及政府提出,希望埃及能够在中立政策上有所取舍,比如禁止交战国的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毫无疑问,这根本算不上真正的要求,因为这不会破坏埃及的中立地位。如果当时埃及能够答应下来,并且切实执行禁运政策,共和国军队受到的压力就要低得多,付出的代价也要小得多,甚至有可能改变战争结果。
问题是,埃及没有这么做。
更让共和国当局感到恼火的是,因为埃及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特别是其无可取代的地理位置,所以共和国不但不能惩戒埃及,还得在战后拉拢埃及。
正是如此,中东战争后,共和国依然非常重视于埃及的关系。
事实上,埃及也不敢跟共和国翻脸。
根据西方某调查机构在2040年初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共和国在埃及的投资达到了惊人的21000亿元,其中民间资本投资超过了17000亿元,在埃及38个主要产业中的37个取得了垄断或者接近垄断的地位。也就是说,共和国的跨国企业控制了埃及的经济命脉,完全有能力让埃及的社会文明倒退几十年。更重要的是,到2040年的时候,绝大部分在埃及投资的共和国企业都赚回了本钱,并且盈利500%以上。因为埃及的国内市场早已饱和,共和国在埃及的主要投资都与出口贸易或者转口贸易有关,加上这些年来,共和国一直在加大对叙利亚与伊拉克的投资,所以在投资前进不明朗的情况下,共和国的跨国企业很有可能把重点转向叙利亚与伊拉克,从而使埃及的加工出口贸易遭受重创。
由此可见,埃及仍然得依靠共和国,特别是共和国的经济援助。
不管怎么说,裴承毅在这个时候访问开罗,并不指望像在大马士革与巴格达那样,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可以说,裴承毅的开罗之行就是在向埃及当局传达一个信息,共和国不可能永久忍受埃及的外交政策。也就是说,裴承毅在开罗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以共和国国防部长的身份向埃及当局施加压力。
当然,裴承毅并不指望能够取得成果。
相对而言,接下来的喀土穆之行更有意义。
如果说埃及依靠共和国的投资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了阿拉伯世界中最发达的工业国,那么苏丹就是在共和国的帮助下,完成了脱胎换骨般的演变,又一个战乱不断的极端落后国成为了非洲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之一。
用“洗心革面”来形容苏丹这些年来的变化,一点多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苏丹的这些变化,与共和国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用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的话来说,能够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全球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共和国在非洲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毫无疑问,共和国公民在苏丹能够享受到最优越的待遇。
作为共和国的国防部长,裴承毅在喀土穆自然不会受到冷遇。因为苏丹与厄立特里亚的边境争端愈演愈烈,苏丹当局早就在策划军事行动,所以接待裴承毅的时候,苏丹总统差点没有让裴承毅住进总统府。
问题是,裴承毅的喀土穆之行不是为苏丹解决军事问题的,更不是担当军事顾问。
虽然在会见苏丹总统的时候,裴承毅暗示苏丹当局可以从共和国聘请军事顾问,而且可以通过共和国的情报机构聘请高级军事顾问,但是在谈到正事的时候,裴承毅就不再提与战争有关的事情,而是把对苏军事援助与阿拉伯世界统一问题结合了起来。也就是说,裴承毅希望苏丹总统能够在成立阿拉伯联军的问题上提供支持,并且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苏丹的态度。
毫无疑问,裴承毅得到了一个还算圆满的结果。
就算在很多人看来,苏丹当局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定周边几个国家,借助共和国的帮助解决领土纠纷,实现称霸东部非洲的梦想,不大可能在阿拉伯统一问题上有所作为。因为苏丹是一个比较偏远的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影响力并不大,所以苏丹也没有办法在阿拉伯统一问题上做出重大贡献。问题是,苏丹必须将与共和国的关系放在首位,在基本政策上与共和国保持一致。当共和国竭尽全力推动阿拉伯世界走向统一的时候,苏丹不可能袖手旁观,更不可能作壁上观。
更重要的是,苏丹的综合国力在阿拉伯国家中仅次于埃及,所以肯定能够在阿拉伯统一问题上做出贡献。
带着此次外交出访活动的第三个成果,裴承毅去了最后一站,即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与访问安曼一样,裴承毅去的黎波里也只是走走过场。不同的是,裴承毅没有在的黎波里向利比亚当局提出任何与阿拉伯统一有关的事情,也没有提别的国家合作问题,只是应利比亚国防部长在去年7月访华时的邀请对利比亚进行回访。
当然,这是一次别有深意的回访。
众所周知,广义上的阿拉伯世界,西到濒临大西洋的摩洛哥、东到面向阿拉伯海的阿曼、北起位于叙利亚、南到苏丹,包含了整个北部非洲、中东与阿拉伯半岛。可以说,阿拉伯人的分布极为广泛,成分非常复杂,各个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倾向也不尽相同。除了共和国与美国之外,欧盟在阿拉伯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别的不说,正在与欧盟进行入盟谈判的突尼斯就是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国家,90%的国民都是阿拉伯人。紧邻突尼斯的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也是阿拉伯国家。
从阿尔及利亚往东,就是裴承毅阿拉伯6国之行的最后一站——利比亚。
暂且不说裴承毅在的黎波里做了些什么,仅仅是他的的黎波里之行,就能让欧盟提起万分精神。可以说,裴承毅访问的黎波里期间,最不安的就是欧盟,特别是在裴承毅代表共和国与利比亚签署一份价值高达700亿元的一揽子军火合同的时候,欧洲的新闻媒体一下就炸锅了,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了一样。事实上,这份军售合同早在去年就谈妥了,而且共和国的新闻媒体早就报道过,裴承毅只是代表共和国当局批准了这份合同。欧盟新闻媒体的激烈反应只能说明,裴承毅访问的黎波里,刺痛了欧盟的某根神经。
实事求是的讲,裴承毅的阿拉伯6国之行并不圆满,最多只能算是达到了预期目的。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将对19个阿拉伯国家的大约5亿阿拉伯人、以及10多个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而且肯定会改变世界历史的阿拉伯统一进程启动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成为一场灾难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