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中东攻略(1 / 2)
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第八十三章 中东攻略
作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二场地面战争,中东战争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有意思的是,因为在大陆战场上,交战双方投入200多万兵力(美俄联军140万,集约集团联军约70万)的第三轮进攻战役,即由代号“卡马洪流”的北部战役(流经彼尔姆的卡马河是伏尔加河的主要支流)与代号“普里皮亚季”的南部战役(普里皮亚季河是第耶伯河的主要支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在这条河上)组成的大规模战略进攻行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所以中东战争打响的时候并未受到高度关注。
当然,这与中东战争的重要程度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
以当时的战局,中东战争到底有多重要呢?因为中东地区相对狭窄,而且战场北面是多山的小亚细亚、南面又是宣布永久中立的约旦,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战场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所以能够容纳的地面部队非常有限,也就不能以双方动用的兵力来衡量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客观的讲,双方在中东战场上的指挥官就能证明这场战争的重要性。美军的指挥官不是性格暴躁的施泰德,而是智勇双全的阿尔梅尔。根据美国陆军的人事档案,在中东战争爆发之前,一直是由阿尔梅尔在莫斯科负责中东战区的作战部署,施泰德则在土耳其继续指挥俄罗斯战场上的美军,即杜奇威让阿尔梅尔去莫斯科,只是疑兵之计。与美国陆军怕见天日的做法比起来,共和国陆军就要直接得多,从始至终在中东战场上指挥共和国军队作战的都是陆军上将李东石。
李东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前面做了很多介绍,也就不再累述。南亚战区分家的时候,即成立中东战区的时候,时任共和国副元首的裴承毅没有启用像苏劲辉这类资历更老的将军,而是让年仅55岁的李东石以陆军中将的身份出任战区司令(不久之后就晋升为陆军上将),主要就是李东石是他这一代将军(在2000年前后出身)中最稳重的一个,而且临危决断能力最出色。
从双方任命的战区司令就看得出来,在中东战场上,双方的底线都是不败。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优先保证不失败,再考虑如何取得胜利。
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中东战争的基本局面。
从双方的攻防态势来看,中东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就是以美以土联军积极进攻的“战略防御阶段”,双方为争夺主动权而频繁发起以消耗对方有生兵力的小规模战役的“战略僵持阶段”,以及集约集团联军掌握主动权后积极发起进攻的“战略反攻阶段”。
毫无疑问,2058年处于第一个阶段。
客观的讲,西约集团联军(土耳其在战争爆发前加入西约集团,以色列则在中东战争爆发后宣布加入西约集团)投入的兵力并不少。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战争爆发时,已经到达或者即将到达中东战场的美军多达42万,地面部队的兵力在32万到35万之间(主要是一些由国民警卫队改编而来的作战部队的具体兵力不太明确,有的超员、有的则连八成兵力都不到);以色列国防军的总兵力在30万左右,其中地面部队不会低于24万;土耳其国民军的总兵力在80万以上,其中地面部队接近70万。即便除掉本土防御部队,西约集团联军也能投入100多万地面部队,总兵力则在120万左右(马耳他的军事力量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进攻开始后,西约集团联军的兵力就不止120万了。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到西约集团联军停止大规模进攻的时候,美国、以色列与土耳其投入的作战部队分别为275万、87万与546万,总兵力超过900万。
同样的,集约集团联军投入的兵力也非常惊人。
中东战争爆发的时候,共和国中东战区的总兵力为24万,其中地面部队15万(3个主力战斗单位与3个预备战斗单位,且全部满员),伊朗国防军的总兵力为240万、伊拉克国防军的总兵力在110万到130万之间(伊拉克在年初就向俄罗斯与美国宣战,并且进行全国军事动员,只是动员效率并不高)、叙利亚国防军的总兵力在70万到75万之间(叙利亚没有像伊拉克那样在大战爆发后就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参战,因此只针对新增的安全威胁,适当动员了部分预备役官兵)、库尔德斯坦解放军总兵力在110万左右,即便考虑到伊朗与伊拉克都已向俄罗斯战场派兵,留在国内的军队不会很多,而且库尔德斯坦解放军的大部分部队都是武装民兵,集约集团联军在该方向上的兵力也在350万到400万之间。战争期间,除了共和国向中东战场大局增兵之外,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库尔德斯坦均进行了全面军事动员,根据相关资料,进入战略僵持阶段之前,共和国分数次向中东战场增兵180多万,几个盟国总共动员了500万以上的作战人员,加上其他盟国的援军,因此集约集团联军在中东战场的作战部队高达1100余万。
在一块面积不到100万平方千米的战场上,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了2000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就2000多万(不包括在战争初期被德军歼灭的数百万苏军,以及双方动员的敌后武装力量),而苏德战场的总面积将近600万平方千米。
更重要的是,这只是双方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几个月之内投入的作战部队。
相对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持续了将近4年。如果按照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内投入的作战人员来衡量的话,中东战争第一阶段的兵力密度是苏德战争的20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兵力密度最大的一场战争。
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这么“糟糕”。
在巨大的兵力投入背后,是同样巨大的前后兵力对比,即前线作战部队与后方勤务部队的兵力比。即便按照比较夸张的估计,西约集团联军的这个数据在0.2左右,即大约5名勤务人员支持1名战斗人员。由此可以算出,西约集团联军投入的900万大军中,至少有750万后勤人员。即便考虑到前线部队的伤亡率远远高于后勤保障部队,即150万作战部队不可能同时在战线上作战,因此巅峰时期的参战人员不可能达到900万,西约集团联军后勤保障部队的兵力也在650万到700万之间。
因为西约集团联军背靠地中海作战,即地面后勤线相对较短,而海运效率远远超过了陆运,加上大部分海运船只的船员都是平民,而不是军人,所以在前后兵力对比上,西约集团联军占了大便宜。
可以说,这也是集约集团联军的总兵力要比西约集团联军多出200多万的原因。
受漫长的地面后勤线影响,集约集团联军的前后兵力对比肯定在0.1以下,在某些局部战场,比如北方的库尔德斯坦战场上,这一比例甚至在0.05左右。保守估计,参战的1100多万官兵中,在前线作战的不会超过150万,而且任何时候的前线作战部队总兵力都不会超过100万。这一点,从共和国陆军投入的兵力就看得出来。虽然在中东战争的第一阶段战斗中,共和国陆军投入了200万大军,但是除掉各战斗单位的后勤保障部队、增强的支援部队之后,实际作战兵力仅有120万,而这些兵力是陆续到达战场的,因此在任何时候,共和国陆军在前线的作战部队都不会超过100万,甚至不到80万。算上几个盟国的主力部队,前线主战部队在100万到150万之间是个比较可信的估计数据。
照此计算的话,中东战场上的兵力密度并没有大到连转圜空间都没有的地步。
对比16年前的中东战争,虽然交战双方投入的前线作战部队多了近2倍,但是考虑到战争的强度、战线的长度、波及的范围、以及同时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开打,兵力密度随之增加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是在战役期间陆续增兵,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投入这么多部队。
可以说,这也正是中东战争的最大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战役开始的时候,美军投入(包括已经从美国出发、正在赶往前线的增援部队)的地面部队在32万到35万之间,而共和国的前线作战部队大约15万,算上各自盟国的主力作战部队,双方在战役开始时投入的地面部队总量不会超过100万。与2041年的中东战争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重点有所不同。
当年,在裴承毅的巧妙应用下,北方战线成为主战场(这也是美军惨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理环境相对优越的南方战线反而受到冷落。
吸取教训之后,杜奇威从一开始就将南方战线定为主战场,即把主力放在以色列与戈兰高地,集中优势兵力打垮叙利亚与伊拉克这两个共和国的铁杆盟国,并且从黎巴嫩北上扫荡地中海东部沿海地区,解除东地中海航线受到的威胁,将南北战线连为一片。北方战线上则以积极主动的战术进攻稳住战线,利用小亚细亚的复杂地形、以及在过去10多年间构建的战略防线,挡住共和国军队西进的步伐。按照杜奇威的计划,在顺利击败叙利亚与伊拉克之后,美以联军还将向伊朗进军,并且让海湾地区的几个亲华国家改变立场。此举的根本意图是实现战略大迂回,即通过伊朗北上高加索,再与土耳其联合北上进入黑海,迫使共和国放弃乌克兰方向上的进攻行动,把重点放在高加索与黑海防线上。从战略局势看,只要美军能够把战线推进到两河流域的东面,共和国就别无选择,只能让大陆战场上的南部集团向高加索方向转移。因为裴承毅将大陆战场分成了南北两个集团,所以有人认为,在中东战争打响之前,共和国元首就做好了输的思想准备。
果真如此的话,那就太小看裴承毅了。
在不对称战争理论大行其道的当下,战争绝对不是在某个战场上与敌人对着干,而是从对自身有利的角度出发,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作战。可以说,这种不对称的作战思想使战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不对称的战争思想也正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特色。
如同美军希望在叙利亚沙漠中纵横驰骋一样,共和国军队的首要目的是打败土耳其。
从共和国的角度出发,只要能够守住库尔德斯坦,用叙利亚与伊拉克交换土耳其都是非常划算的买卖。原因很简单,占领土耳其,等于获得了前往希腊的地面交通线,而丢掉叙利亚与伊拉克之后,东边还有伊朗。事实证明,美军就算进攻伊朗,也很难在短期内击败这个曾经战胜过美军的国家。如果考虑到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对在场战争的态度,即美国拉拢以色列攻打叙利亚与伊拉克,对阿拉伯国家与伊斯兰世界造成的影响,共和国更有理由把主战场选在北面,即在伊斯兰世界将美国当成头号敌人的时候,以相对低调的办法占领同样主要信封伊斯兰教的土耳其。
由此可见,共和国选择了北攻南守的战略。
虽然俗话说有多少米做多少饭,也就是量力而为,但是在世界大战中,只要没有超过国家的承受能力,往往是反过来的,即在订下目标之后,再决定需要投入多少力量。对于两个已经发动起来的超级大国,打一场规模浩大的中东战争肯定没有超过国力。考虑到在中东地区,两个超级大国都有盟国,而且是实力不算太弱的盟国,所以两个超级大国更有理由先定目标,再做计划。
从双方的目标来看双方的投入,就能发现问题在哪了。
这次首先说共和国。根据战后获取的资料,以及共和国当局在中东地区的部署,均可证明,裴承毅早就做出了让叙利亚与伊拉克承受大部分战争损失的决策(这也对战后的世界局势,特别是阿拉伯世界与共和国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即用叙利亚与伊拉克作为挡箭牌,让西约集团联军在跨越上千千米的战线之后,还得应付这两个阿拉伯国家数千万国民的奋起反抗。别忘了,30多年前,美军还占领着伊拉克,所有年纪在40岁以上的伊拉克人都不会忘记那段屈辱历史。